数据不会说谎,2025年5月,全球央行新增黄金20吨,同比增加大约4%,中国央行6月又加了2吨,上海金价和国际金价的价差也在微妙变化,市场开始警觉,下一步的催化剂会不会来自亚洲需求。
摩根大通的判断并不模糊,他们直言不讳,金价真正的爆发,得靠ETF的持续流入,而ETF的资金敏感极了,尤其是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,实际收益率的每一次波动都在牵动着黄金的神经。
从2010年到现在,全球黄金ETF只要单月增持3%以上,金价就有4%的涨幅,这样的统计让投资者一下子找到了抓手,历史数据成了下注的底气,但历史真的会简单重复吗。
2025年上半年,全球ETF净增407吨,美国、中国、欧洲各有分工,中国的ETF流入虽然平稳,但整体资金流入的火热劲头明显降温,市场的耐心正在被消耗,谁都在等那个明确的信号。
美联储的动作成了全场焦点,7月降息的呼声高涨,理事沃勒公开表态,市场一度给到了63%的概率,但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们泼了冷水,9月降息才有戏,年底累计降息大致43个基点,市场的分歧和不确定被放大了。
华尔街见闻的资讯里,有分析师断言,金价最强劲的表现,其实不是来自通胀,而是劳动力市场的恶化,美联储在就业数据面前一旦松口,利率下行,黄金的资金就会像洪水一样涌入ETF,推动价格突破。
2025年6月,贸易协议利好消息密集刷屏,菲律宾、日本、欧美轮番上场,金价却没能站稳3400美元,反复震荡在3200到3400美元区间,投资者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,大家都在问,黄金到底缺了什么。
央行买盘的底部支撑确实在,但市场需要更强的情绪,摩根大通直接点破,只有ETF大规模流入,只有实际利率明显下行,金价才有机会冲击4000美元的高位,技术面也验证了这一判断,3245美元成了关键支撑,向上看3604、3881都是整固目标。
分析到这里,我想说,黄金的故事其实就是资金和情绪的故事,央行的逻辑很简单,配置避险,全球去美元化的趋势在慢慢加深,但ETF和散户的钱是最敏感的风向标,只有看到美联储真正开始降息,才会有决定性的行情。
2025年7月,美联储会议前的气氛紧绷,所有人都在关注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和每一条就业数据,市场的脉搏跟着每一条新闻跳动,降息的时点成了“靴子”,只等它落地。
我觉得,这场黄金的行情,其实是金融体系和实物资产的一次隔空对话,央行的买盘像是地基,ETF资金像是房顶,技术面和消息面则像是墙体,每一部分缺一不可,市场的剧本正在一步步推进。
不少人期待着金价年底冲到3675美元,甚至明年初摸到4000美元,但这个预期背后,其实是对未来美联储宽松和美国经济下行的双重判断,一旦就业数据没有明显恶化,市场的兴奋点也许会落空。
对比历史,2010年以来的25次ETF大幅流入,几乎都和美国10年期实际收益率下降同步,行情的根子其实早就写在数据里,美联储的每一次政策转向,黄金都会做出本能反应。
市场的多空对立在2025年变得更复杂,贸易摩擦、地缘冲突、通胀与就业的拉锯、央行买盘与ETF资金的此消彼长,这一切都让黄金的走势更加扑朔迷离,投资者只能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。
摩根大通的“金发女孩”情形其实是温和的牛市假设,经济韧性、通胀下行、政策放松,黄金还能涨,但涨幅有限,最强看涨情形才是真正的市场狂欢,只有劳动力市场大幅恶化,美联储被迫大幅降息,黄金才有可能一飞冲天。
回到现实,2025年7月和8月的每一份就业数据都成了市场的风向标,投资者的心态也在反复拉扯,既担心错过行情,又怕高位接盘,市场的分歧和不安像是空气一样弥漫在华尔街。
央行的买盘到底能不能成为坚实的底部,ETF的钱会不会在关键时刻集体回流,黄金还能不能打破今年的区间震荡,这些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时间能给出最后的结果。
我想,未来几个月,黄金市场的剧情只会越来越精彩,央行、ETF、美联储的数据、全球贸易的风吹草动,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转折点,没人能提前剧透结局。
2025年的黄金——它还在酝酿自己的大突破,也许就在下一个美联储会议,也许要等到更极端的数据出现,投资者只能边走边看,随时准备迎接一场真正的风暴。
美联储降息悬而未决,黄金多空对峙:2025年行情大转折即将上演
比较好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