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的晚风里
睡不着不是因为失眠
而是因为蚊子们嗡嗡作响的身影
一晚上被叮好几个“包”
痒得根本睡不着!
到底谁才是蚊子的“真爱”?
你是蚊子最“偏爱”的那类人吗?
蚊子可不是随机选择叮咬对象的!也不是最爱“O”型血!它们身怀三大“追踪神器”:二氧化碳探测器、红外热成像仪和气味传感器。以下人群最容易成为它们的“盘中餐”:
展开剩余82%01
自带“奶香”的婴幼儿
和“孕味十足”的准妈妈
婴幼儿皮肤娇嫩,发育不成熟,被叮咬后反应往往更严重。孕妈妈则因体温升高(比常人高0.7℃)、呼吸加快会呼出更多二氧化碳,招蚊指数比普通女性高出1倍!
02
汗腺发达的“小胖墩”和运动达人
蚊子对汗液中的乳酸、尿素情有独钟。体味重、易出汗的胖友和新陈代谢旺盛的运动爱好者,运动后体温飙升,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,简直就是行走的“蚊虫自助餐”。
03
精致“香香党”和深色系穿搭控
蚊子对某些香味莫名痴迷,喷了香水或涂抹含“硬脂酸”的护肤品,小心变成“蚊香”!而穿深色衣服(尤其黑色)的你,在蚊子眼中犹如“发光招牌”——深色更吸热且与背景对比强烈,蚊子锁定目标变得轻而易举。
科学防蚊五大妙招 让蚊子“下不了嘴”
1.物理隔绝:穿对衣服关好门
•穿衣秘诀:选浅色紧密编织面料(如高科技运动服),长袖长裤护全身,蚊子针嘴难穿透。
•居家防护:装纱窗、挂蚊帐,睡觉时开微风风扇(风速>1.6km/h可吹跑蚊子),记得风向朝下吹!
2.化学驱蚊:选对成分不踩雷
• 避蚊胺:黄金标准成分!浓度选6-35%(儿童≤10%),防蚊时效长达5-8小时。
•派卡瑞丁/伊默宁:无油腻感,适合敏感肌。
•天然精油:柠檬桉、香茅油,但效果较弱(需每隔1-2小时补涂),适合短时间外出。
3.环境整治:科学灭蚊小妙招
•每周清积水:花盆托盘、废旧轮胎和瓶罐中的积水是蚊子的“育婴房”,伊蚊最爱在此繁殖。
•除青苔修草坪:小黑蚊酷爱潮湿青苔环境,保持干燥是关键!
4.拒绝“伪科学”偏方
•无效方法:吃维生素B1、涂香油、抹风油精(仅能止痒)。
•危险操作:拍死隐翅虫(体液强酸会灼伤皮肤)。
被叮后急救指南:止痒消炎防感染
不同蚊虫叮咬反应不同,处理要对症:
1. 普通蚊子:膨起红疹,中间有凹陷小孔,用冷水冲+薄荷膏冰敷,避免抓挠。
2. 小黑蚊:小腿/手肘密集“红豆冰”,剧痒1周,涂弱效激素药膏(如氢化可的松),禁用口水(易感染)。
3. 跳蚤/臭虫:脚踝/腰部有线性排列红疹, 用硫磺皂清洗+口服抗组胺药(如氯雷他定)。
4. 隐翅虫:皮肤接触毒液后起水泡、溃烂 ,立即肥皂水冲洗,尽早就医。
特别提醒:警惕“登革热”偷袭!
今年全球登革热病例激增,若被叮后出现:
▸40℃高烧+“三红三痛”(面红、颈红、胸红;头痛、眼眶痛、骨痛)
▸皮肤针尖样出血点或瘀斑
立即就医!否则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危及生命!
温馨小贴士
特殊人群防护重点
婴幼儿
首选蚊帐+物理防蚊衣,必要时用DEET≤10%驱蚊液。
孕产妇
避蚊胺在孕期安全可用,避开眼口即可。
老年糖友
严防抓破感染!抓破伤口难愈合,可涂炉甘石洗剂止痒。
蚊子虽狡猾,科学应对有方法!
清积水、穿浅衣、选对药
转发这份防蚊秘籍给关心的人
一起度过高温天气吧~
来源:央视网 新华社
声明: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,可留言联系编辑,我们会尽快处理,谢谢。
发布于:北京市比较好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